加速仿制药研发:降低药品价格惠及普通家庭

在我国,慢性病患者数量已超过4亿,长期用药负担成为许多家庭的“隐形大山”。一盒抗癌药动辄数千元,一盒进口降压药需百元……高价原研药曾让患者望而却步。如今,随着国家仿制药战略的全面推进,这一困境正被打破。

政策发力:仿制药研发驶入快车道
2018年国务院印发《关于改革完善仿制药供应保障及使用政策的意见》,明确提出制定《鼓励仿制药品目录》,优先审评审批临床急需的仿制药,引导企业加速研发生产。
带量采购:价格“腰斩”惠及百姓
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(简称“国采”)通过“以量换价”,实现药价断崖式下降。例如高血压常用药氨氯地平,集采后单片价格从5元降至0.15元,患者年用药成本从1825元压缩至不足百元。目前国采已覆盖高血压、糖尿病等慢性病用药,中选仿制药价格平均降幅达53%,累计为患者减负超千亿元。
慢病保障:用药可及性全面提升
为解决慢性病患者“开药难、报销慢”问题,医保政策多措并举:

  • 全国慢病跨省结算覆盖10种病种,2024年新增慢阻肺、类风湿关节炎等病种,惠及6.9万家医疗机构患者;


  • 长期处方制度落地,患者一次可开具12周药量,减少奔波频次;


  • “双通道”药房与医保定点医院协同,确保集采药品稳定供应。患者可通过正规平台如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查询就近药房,实时结算。


未来展望:从“用得上”到“用得好”
随着仿制药质量提升与政策深化,我国仿制药市场正从“数量扩张”转向“质量升级”。2025年将全面实施药品追溯码制度,确保全流程用药安全。对于慢性病患者而言,通过社区医院、正规平台招募渠道参与健康管理,或通过全国招募网了解新药临床试验报名入口,将成为获取优质平价药的新途径。
仿制药的春天,正是百姓用药的福音。当更多“质优价廉”的国产药走进千家万户,“药瓶子攥在自己手里”的愿景,终将照亮每一个普通家庭的健康之路。
image.png

上一篇打破医疗地域壁垒:让偏远地区也能共享新药成果
下一篇助力基层医疗升级:让乡镇患者享受优质治疗